当前位置: > 学术论坛
德高存大道 心静有乾坤
【发布日期:2020-06-02】 【来源:仙游县三一教文化研究会】 【阅读:次】

德高存大道  心静有乾坤

王建设

孔子的“执中一贯”“存心养性”;老子的“守中得一”“修心炼性”;释迦的“空中归一”“明心见性”,这些都是以道之中一,以教之心性,总从一中成造化,惟在吾心用功夫。教虽有三,其道惟一,其旨只在觉世度人。三教合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林子取孔子、老子、释迦三氏之精华,弃儒、道、释三教者流之糟粕,道释归儒,儒归孔子,把三教之道融于一身,浑然一体,功成德满。教门人以儒的纲常伦理为立本,以道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释的虚空本体为极则,皆为正心修道之学,养之于内。时至今日,研究理解把握三一教的思想和价值,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教合一是以孔子之纲常四业为“立本”,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基础。林子提出:“心法也者,事心之法也。《论语》所谓敬而无失,复礼为仁,居之无倦;《大学》之止至善,格物致知;《中庸》之致中和,致曲而诚;《孟子》之居仁持志;《易经》之直内、止其所;《诗经》之敬止;《书经》之钦厥止;《礼经》之俨若思;是该所谓‘孔门心法’,道教之入门也”。“学道之人,必先以孔子之民可使由的世间法为先。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之学说无不备矣。始自唐虞三代,夫妇之别,父子之仁,君臣之义,三纲也;仁、义、礼、智、信,五常也,无不毕具。又况精微之致,尽之于《易》;政事之宜,尽之于《书》;性情之正,尽之于《诗》;节义之著,尽之于《礼》;赏罚之明,尽之于《春秋》。以正朝廷,以正百官,以正万民。至于行兵治赋,亮采导河,而所谓世间法者,殆有不可得而胜纪也”。这不仅阐明了“归儒宗孔”的原因,立德是修身之本,也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这对于当今随着社会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优良传统的不断淡化,糟粕沉渣的不断浮现,急需进行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道德风尚重建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子从小就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幼年时期,每出,必袖金以给穷人,母责以妄费,其对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非妄费也。”突出体现了其慷慨好施,助人为乐,及人所难的高贵品质。林子生活在东南沿海倭患盛行的年代,明嘉庆年间,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加上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一些富商和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劫掠,倭患不绝,嘉靖二十八年(1549)浙江巡抚朱纨因抗倭反遭诬陷革职,致使倭患愈演愈烈,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倭寇连年掠夺东南沿海,生灵涂炭。明政府腐败无能,军备不修,束手无策,倭寇愈加猖獗,祸殃沿海,危及漕运。嘉靖后期,我福建莆田、仙游、福清一带深受其害。根据《年谱》和《实录》,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七年间,倭寇屡犯莆田,烧杀奸掠,无恶不作,烽烟四起,死者相枕,再加上瘟疫流行,一时间,尸横遍野,哀鸿遍地,“郡守易公道谭,除兴化,闻积尸盈城,遂停车福清,不敢莅任”。林子挺身而出,与弟子们一起救贫济困,毁家纾难。“闻积尸盈城”而“不敢莅任”的郡守易道谭,听闻林子带领弟子们“收尸洒道”之后,遂令县学查勘林子所行诸事,县学教授刘仕锐经过详查报覆:“恤民还券,志实继乎先人,举义建田,德丕沾乎族党。贷谷立社仓之规,而不取其息。发粟倡平粜之价,而不逐乎时。乡村穷民之避寇城内者,人施以钱以米,至于再而至于三。贫穷弧寡之不能自存者,日分以粥以蔬,及于老及于幼。惠施棺木,约有一千三百之丧。礼助葬埋,计有三百四十之枢。凡兹十余年之举,费有千余两之金。戊午岁,倭寇迫城,订广兵千金之券,而城池赖以得全。庚申岁,兵荒荐臻,赠学校三十之金,而贫士借以举火。体分守翁公之建议,则募兵百余人,倡总戎戚公之生祠,则捐田三十亩,仍刻像以报功,分与民而共祀。念乡夫守城之苦,而酒食迭赐于中宵,激垛夫瞭望之勤,而铜钱亲颁于外向。经历辛酉、壬戌之岁,民多兵疫死亡之灾,率门徒黄仕钦等三十余人,收埋全尸者三千余身,积薪火化者二万余数,穴别男女而葬之以礼,奠设酒肉而慰之以文。迨客岁春,倭寇离莆之时,复入省鬻田,为城中掩骼之举,率门徒姚秉德等二十余人,凡南洋、北洋处所,荒野无宿露之冤。暨崎头、仙游地方,遗骸有安措之感。此其所清贞出世,既有凤翔鹄举之标,而操行超群,又存民胞物与之量。前蒙按院樊公、郡守陆公、俱行奖励。郡守董公,二守文公,通判来公、推官孙公、大尹贺公、咸造其庐,是诚振古之人豪,非直一乡之善士者也。”(《实录》第4547页)同时,在倭寇为灾,瘟疫盛行的时刻,林子广为民治病,书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林子的这种毁家纾难,护国救民,勇抗倭寇,凛然大义的民族正气,正是我们所积极倡导传承的民族精神。

念及我们时代的精神世界,在研究理解把握三一教的思想和价值时,首先我们就应该站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高尚道德要求的高度,认真审视林子的这种博大情怀、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三一教深邃的思想文化,认真思考汲取这种精神文化的价值意义和普世意义。在我们不敢伸手扶助一下倒地的老人、在我们为一己私利而尔虞我诈、在我们对冷漠熟视无睹的时候,我们更应当积极的深入的研究林子及其三一教的思想文化和价值内涵,积极的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发扬光大林子的民族精神和哲学精髓,从而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构建和谐谦让博爱的社会道德标准体系和评价标准,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冷漠,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

立德修身在己,林子从小就自觉地慷慨乐助,及人所难,直以立德为本,把立德作为修身的前提,及至功德圆满。我们的修心养性,也必须自觉的把立德作为修身的入门券,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发扬林子救贫济困,毁家纾难的精神。唯有有德,才可得道,三教合一,其主旨就是合儒、道、释之大道真心,做到心存大道,心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