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术论坛
从三一教的教义看正教的特性
【发布日期:2020-07-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从三一教的教义看正教的特性

陈性清

明代莆田人、哲学家林兆恩(1517—1598年),号龙江,创立了地方性的民间宗教——三一教,三一教的宗旨是以心身性命为要道三纲五常为至德,士农工商为常业主张“三教合一”“道一教三”“道统中一”,使“天下之人无有异道也,亦无有异民”。 在学习三一教的基本教义、典籍中,本人觉得正教必须具备四个特性。

一、正教践行以心为宗。

以心为宗的生理依据。人是万物之灵,从生理学上来看,心脏的律动是人生命延续的基础,心脏是永动机,提供人体各器官运行所需要的血液。

以心为宗的宗教依据。林兆恩在《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卷《三教合一大旨》中提出“三教以心为宗”,传统儒家“心为上”、“以心为尚”。粱丘子注释《上清黄庭内景经》叙就说:“万法以人为主,人则以心为宗。无主则法不生,无心则身不立.心法多门,取用非一,有无二体,随事应机。说明道教历来对人的心性问题很重视。禅宗是佛教与中土文化结合得最好的认可度最高的佛教流派,其四祖道信有言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六祖惠能曰:“明心见性”,可见“心”之重要性。

以心为宗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做什么事都得向自心求,大家一定知道广化寺的山门背面上写的四个字就是“莫向外求”!就是要向内求!向“心”求!修道在修身,更在修心,修得出世间的心,修得不生不灭的“丹心”,说白了就是修得一份高尚的精神!再以出世间的心好好入世,在世间上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全社会全人类谋福祉。

二、正教提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说人是万物之灵,人人皆有佛性,性相平等。以人为本是说宗教的根本是为了教化人,以人为本也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诸多的平等主要体现下以几个方面:其一,生死的平等。每个人都得生,都得死,没有长生不老的人,每个人来去一样;其二,每个人从其传承的生理血脉来看,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他现时活在这世上,他的生理血脉就从未曾断过,其生命力是一样顽强的;其三,精神或思想的平等。无论贫富贵贱,身可受限,心无法受限,除非是你自己自限。思维的自由可以让你思你所思,虑你所虑,你有合乎道的精神照样可以千古传颂,而不论你在世时是穷还是达;其四,本性的平等。人的本源是一样的,“人之初,性本善。”“初”即“性”,“初”即众生与佛相同之处。到了长大以后,只是我们越走越远了,若知复返本性,就叫“回头是岸”。每个人都有回头的种性、核心,就是仁;每个人都有机会回头,就是缘;每个人回头时离岸的远近不同,就是根。

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伦,担当起传承社会的使命。现在政府也好,社会也好,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我们说这应该就是人心所向,应该就是天意吧。修行的人,不重人伦是不行的,先修人道,再修天道,立本为基。这和林兆恩提倡的“纲常四业,心身性命”是相符合的。他在《易解俚语》章节中是这样说的:“故在世间,惟当以孔子为宗者,以儒者,需人也。需也者,用也,为世所用也。在家而仰事俯畜,士农工商者,世所需也。居官而上为朝廷,下为百姓者,世所需也。若出世间而为仙为佛,固古人有行之者,由是而仙也,而佛也,夫岂不可?如或不能仙,不能佛,而世间之所谓人道者,则俱弃之矣,且不可以为人。若余所云在世间而出世间者,以为圣人也,纵不能为圣人,亦可以为君子;又纵不能为君子,亦且可以为善人;又纵不能为善人,亦且可以为有恒之士;又纵不能为有恒之士,亦且人道不亏,不离父母,不弃妻子,不为世间之一大罪人也。所以做好一个人是比做一个仙佛圣贤更为重要的一件事啊!

以人为本就必须要说清的是人与鬼神仙佛圣贤之间的关系。人与鬼神仙佛圣贤,一念之间而已。人心正且广大,人与神自合为一体,这时人之所思所发就是神之所思所发,人就是神,人就是仙佛圣贤;人有邪念、恶念、私念时,人就体现出做为“鬼”、“魔”的一面,人常说“心怀鬼胎”,这时人与“鬼魔”何异?鸟巢禅师云:‘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本书叫《养真集》,它里面的论述十分精辟:“‘大凡学道之人,著魔者,皆因认理不明。’、‘鬼是既死之人,人是未死之鬼。’、‘盈天地间,无处不有鬼神,非但天地间有鬼神,人身中亦有鬼神。’。所以人成鬼成神成仙成佛成圣贤都在自心,但成与不成都不是修道的人终极目的。

人就是修成了仙佛圣贤,难道就解脱了吗?就无事可做了吗?就可以享受了吗?不是!不是的!那修成仙佛圣贤之后要做什么呢?还得要做人啊!以人为本,心中装有众生,众生是人也是佛,是佛也是人。所以,出世与入世是矛盾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林兆恩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辟开了一条二者兼得的非常好的修行途径,即以出世的心做在世的事,强调在家修行的可行性。

三、正教推崇以德立教。

三一教强调“归儒宗孔”,而儒家对德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德是即指品德和修养,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易》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些充分说明了“德”的重要性,“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以德为先”、“以德服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德为教之基,正教离不开对德的推崇。“教”者,一篇孝的大文章也。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所以教者,就是要教人返善也。“人之初,性本善”,在这里,“初”就是指人的原始状态或本来面目,即指人的本性,而本性就是善,儒家叫“止于至善”,就是叫人要找回本性。这也是创教修道的目的所在。“德”者,修道所得之谓德,最早出土的老子《道德经》竹简里,有关“德”的论述放在“道”的前面,所以有人戏称应该叫《德道经》才对。可见,做为道的外在表现的德,对于修道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之所以受人尊受人敬,都是因为有德。自古以来,能留芳的人都是大德之人,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富贵无德而能赢得美名的。

人活在世,重在修德。德有多厚,道有多深。一个人千里求师、万里求道,学有所成,修有所得,无非就是指他的德行提高了,为人处世更加体现仁义的一面。所以内求道,外积德,二者相辅相成,内外双修,内外平衡。

四、正教强调以公倡道。

公,即公正无私,即无我。林兆恩协助莆田官方抗击倭寇,做了很多善事。据莆田县学教授刘仁锐查勘上报,列举林兆恩的义行有恤民还券、建立义田、设立社仓、倡平粜之价、施钱米给避倭寇城内之乡村贫民、分粥蔬给贫穷孤寡之不能自立者、惠施棺材1300部、礼助葬埋340柩、与广东兵订千金之券,以保全城池、募兵百余人协助守城、捐田30亩倡建戚继光生祠、念乡夫守城之苦,以酒食迭赐于中宵、率门徒收埋全尸三千余身,积薪火化者二万余数等。以上一切费用,都是取自林兆恩的家产,故巨万家产变卖殆尽。作为一个布衣,能毁家纾难,赈民救灾,这是何等的大公无私啊!林兆恩的作为,让我们看到“公”在他理解的道中的分量。

《礼记》开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修道之人,修到最后就是要修一颗纯阳之心,或叫赤子之心,或叫丹心,或慈悲心,究其到底就是“公”心!就是“大公无私”之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就是充满浩然正气之心!大道无名。一切与名利得失挂钩的道,都不是大道,都不是恒道,也就是说不是真正的道。判断是否是正道,就是看是出自“公”还是出自“私”,“公”就是正道,“私”就是非正道。如此简单,这就是“放心”之道。对于修道的人来说,公心也是一条最好的保险绳。人心是肉长的,有私心杂念很正常。有了私心杂念,难免就会失偏,而失偏也是正常的,修道的就是在不断地纠偏。纠偏就是让心归正归公,心正心公,我们何思何虑?做事为公,不求名利,堂堂正正,做得心轻气爽,做得风生水起,这是何等的好事。

修道之难,难于登天。道可道,非常道。修道之难,难在道不可说。不可说那就不说,可以吗?不行!不可说也要说,这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圣贤说道,多为借喻,我们要理解其核心的实质,而不要迷于外在的东西。迷于外在叫迷信,理解实质叫诚信,是真信。公道自在人心,正教当离不开“公”字。正是:“千古本一道,何分儒释道?此道是何道?分明是公道”。

 

附:题《夏午之音》刊物联:

上句:夏午之阳,万民之幸,今古斯文归至善

下句:圣贤乎道,三教乎宗,一中妙旨送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