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术论坛
林兆恩先生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0-12-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兆恩先生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许良统  林秋荣

林兆恩先生出生于明朝中期的一个世代为官的儒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熟读孔孟之书,研究孔学的功底深厚,后来又在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中,提出“归儒宗孔”教义宗旨,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林子年谱·序》:称:“先生为明代大儒”, “独能体天以弘化,任道以觉民,心孔圣之心,学孔圣之学,谓之私淑弟子也,可谓之尼山功臣也,亦可庶乎于颜曾思孟之外,独占一席。”林先生发展孔学的独特之处,就是将“归儒宗孔”的学说,纳入以心学为核心的三教合一体系中。

道统,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并自命是继承孔子的正统。林兆恩先生也提出:“《系辞》谓黄帝尧舜作,垂衣裳而天下治。《论语》曰:‘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己矣。’是黄帝尧舜,其道一也。后世乃以黄帝为道家之宗,尧舜为儒家之祖者,亦独何与?”(《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以下均称《正宗》)卷十第333页,《会编一》)。在这里,林先生将孔学源流追溯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儒学源头。

林先生的一生在捍卫“孔子正统儒学”的旗号下,认为对孟子以下的儒学便杂入不少异端,故称其“支离”之学。林先生认为:“途人之心皆孔子也,故宗孔子者宗心为要。慨自孟轲没,而孔子之道不著,或求孔子之外,而不原于心者有之;或求孔子之心,而不识心之本体者有之。剽窃分门,互相同异,余窃惑焉。余惟信余之心以信孔子尔。盖余之心即孔子之心; 而孔子之言不过发明余心,而先得余之所同然者。”(《正宗》卷三十第1038页,《续旧稿》)。林先生教导我们,学习孔子思想的终极目的,是要自性本体上去联系,才能达到“宗孔子,宗心为要” 。

林兆恩先生创立三一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关系到三一教的发展前途和方向。从林先生创立三一教的历程看,始终是“诵仲尼之言,事仲尼之心。”坚持以《四书》、《五经》作为立教的理论基础。他在求道初期,是无以所从。“幸遇明师怜我而教我也;直指此心是圣,而所以与兆恩言者,一皆《四书》、《五经》。曰:‘由孔孟以来,而此书为疏释所晦,而不明至於今矣!’(《正宗》卷七第239页《心圣直指》)

这位明师是谁?林先生是不便自我表明,因为悟道的最高境界,往往是在不言之中,只能由内心的体悟。昔日,世尊睹明星而大彻大悟;太上跨青牛而观化,两篇乃作;至圣乐沂水而徜徉;林子解《四书》、《五经》而感悟真孔子。而真孔子也堪称为明师。何谓真孔子?林先生的嫡传弟子卢文辉说:“曾从心圣学孔子,心性自有真孔子。儒流以迹求孔子,儒流所以不孔子。”又说:“我学孔子我是儒,声臭俱无一太虚。”(《正宗》卷三十六第1248页《性灵诗·原儒》)。看来真孔子,就是由自己内心感悟的真心,是本体,它声臭俱无与太虚同体。故圣、玄、禅亦同此一心。

林兆恩先生还认为:“世之儒者,专事于威仪文辞之际,而不知根本功夫,真实学问,此其所以博而寡要,劳而鲜功也。若能反之心性之内,而求之本原之地,斯不谓之儒邪?”(《正宗》卷二十一第772页《论语正义上》)自从西汉独尊儒术后,历代都将《四书》、《五经》列入科举必读书,学者只重于文辞,而没有从心的本原上下功夫。林先生阐发真孔子,乃是孔门传授心法的精华,是极则。

林兆恩先生在传承和践行孔门心法的过程中,将《四书》分解为《论语统论》、《论语正义上》、《论语正义下》、《大学统论》、《大学正义》、《孟子统论》《孟子正义上》、《孟子正义下》、《中庸统论》、《中庸正义》,共18万言。收入《正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并从中突出一个“仁”字。

林先生还将“五经”列入重点阐释,当作《正宗》的重中之重。先生指出:孔氏 “始自伏羲、神农、黄帝、而尧、而舜、而禹、而汤、而文武,夫妇之别,父子之仁,君臣之义,三纲五常,无不毕具; 又况精微之致,尽之於《易》,政事之宜,尽之於《书》,性情之正,尽之於《诗》,节文之著,尽之於《礼》,尝罚之明,尽之於《春秋》。以正朝廷,以正百官,以正万民……故从古以来,之所以治天下国家者,真有不能外於孔氏之教。”(《正宗》自序)

仁,原本是孔学的核心范畴,孔子《论语》一书,是集中阐述了儒家核心思想——仁。《论语》中仁字凡109见,它是一切论理的中心。“仁”是一种指向他人利益并自觉遵行的道德,理念与范畴。孟子以孔学之“仁”,开创仁政思想。林兆恩先生对孔学之“仁”,又赋予新的内涵。林先生对《论语》一书,分解为《概论》《正义》上下,共三卷。其中提到“仁”字291见,诠释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升华为未始仁。何为未始仁?林先生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天地万物皆备以我者,以我原有此仁也。”(《正宗》卷二十二第804页,《论语正义下》)。先生以“仁”为第一义,仁即心,心即仁,阐明仁为天地万物之本原的观点,以此仁,尽破一切不仁,心与仁合德,是人生固有的道德。先生又以树木为例,解释未始仁。他说:“此自未始仁者而仁之,芽之,树之,叶之也。故未始仁也者,本体之太虚者,无极也。”(《正宗》卷二第81页《欲仁篇》)。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盈天地间皆物也,皆物则皆生生不息也。生生不息,则皆天地之仁也。天地之仁,则皆仁者之仁。

林兆恩先生所独创的《九序心法》,是夏门的看家大法,而“九序心法”,也以仁为核心而渐进升华。卢子也说:“孔门传授心法,以求仁也;林子“九序心法”亦以求仁也,或问“九序”求仁之旨。卢子说:“始而艮背者,止念以求仁也;次而行庭者,立极以求仁也;又次而通关者,炼形以求仁也;至于安土,则以艮背、行庭,通关之所得者,安于真土之中,以敦养之,敦养此仁也。……更进一步,虚空粉碎,方露全身,不惟心太虚,而且忘太虚。其殆仁而未始仁,未始仁而复仁之,生生化化,无穷无尽,盖有不得而拟议,不可得而测识者矣。”(《正宗》卷六第191页《九序摘言·跋》)。看来仁者浑然与天地同体,天地即我,我即天地。所以心与仁一也, 自其统体者言之,谓之心;自其生意者言之,谓之仁。

林先生又以孔子之“仁”,诠释儒、道、释三教的宗旨。先生说:“‘允执厥中’,尧舜之所以开道统之传也。孔子之所谓‘仁’,所谓‘一贯’,《中庸》之所谓喜怒哀未发之‘中’,老子之所谓‘得一’、‘守中’、‘玄牝之门’,释氏之所谓‘归一’‘正法眼藏’者是也。”(《正宗》卷十第333页《会编一》)。

水有主流与支流之分,学也有主有次之别。孔子思想是儒学的活水源头,是主流。孟子以下诸子都是支流之水,还有不少混水。就明代来说,王阳明心学当时在社会上有过较大影响,而王氏《传习录》,是他心学的精华,但是历史上没有将王氏《传习录》列入儒家经典。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一书中,扯到王阳明的事例。他说:王阳明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而且佛道两家他都学过,不过后来他放弃了。为什么放弃,也就是书读多了,官做大了。“道”就不容易修成功。南怀瑾先生又引一位圣者名叫蔡蓬头评说王阳明“终不离官气”,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大了,事业也好,不是道中人,而没有收他为徒。(南怀瑾《我说参同契》,由环球印刷(北京)有限公司印制,20106月版,新华书店发行)。

林兆恩先生是明代宗教思想改革家,他在生平所著述洋洋百万言中,几乎没有提及王阳明心学,而大量编幅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继承什么人的思想问题,林先生早己有定论。他说:“孔子之儒之所相与以授受者,自有心法在焉。”“夫所谓心法者何法也?”林子曰:“心在腔子里者是也。”“夫心在腔子里,岂非宋之儒者始言之邪?”林子曰:“子独不闻尧之钦,孔子之敬者乎?钦也者,敬也。敬也者,心之主乎中也。《易》之《艮》曰‘艮其止,止其所也。’《系辞》曰:‘洗心退藏於密。’所也,密也,即所谓腔子里也。”(《正宗》卷十第322页《三教会编》卷端)。

由是观之,林兆恩先生是继承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儒思想,而不是继承宋儒,更不是继承明儒。

儒教也称孔教,圣教。关于儒教是否为宗教的争论由来己久。有的认为不存在儒教,只有儒家的学说,它不是宗教。有的认为早已存在儒教,孔子是教主,《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

在明代,林兆恩先生所倡导的儒、道、释三教合一体系中,完善了儒教新体制,林先生明确指出“道”与“教”的区别。林子曰:“道也者,所以本乎其教也;教也者,所以明乎其道也。但世人不识道与教之分也,故以教为道焉,岂非所谓教三道亦三邪?”

又说:“夫道一而已矣,而教则有三。故孔子之教圣教也;老子之教玄教也;释迦之教禅教也。”

又说:“余之设科也,有曰‘立本’者,是乃儒教之所以为教也;有曰‘入门’者,是乃道教之所以为教也;有曰‘极则’者,是乃释教之所以为教也。”“譬之代君理政,各有司存,此其教之所以三也。”(《正宗》卷一第1920页《三教合一大旨》《道一教三》说)。

林兆恩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心”,“道”即“心”,“心”即是“道”。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根。道者,无方无体、无为、无名,天地之内天地之外,只此一个道。教者,是圣人对世人的教诲、教导、劝化,教行、教授、教律的组织功能,故“教”与“道”是相辅相成的功能。儒道释三教因其功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教化法门,以方便世人学道的需要。故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

宗教最本质的特征是以神为核心,要完善儒教体制,就必须神化孔子。所以,三一教祖祠宗孔堂第一座分灵,是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门人黄芳在莆田马峰倡建三一教祠,并供奉四位教主:一是孔子,称儒氏仲尼,执中一贯圣教度世大宗师;二是老子,称道氏清尼,守中得一玄教度世大宗师;三是如来,称释氏牟尼,空中归一,禅教度世大宗师;四是林子,称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并将四位圣人并列奉祀。从此,门人建三一教祠、堂,此起彼伏,由莆田而至各地。凡是以中圣、宗圣、兴圣、至圣、尊圣、集圣、槐圣、宗孔等命名的堂、祠,都是本于儒教的名称和教义。门人早晚上香礼拜,宣《四尼经》,奉祀四尼神灵,成为日常的功课。

林兆恩先生尊孔子为圣教教主,不仅是在三一教内奉行,而且历代都有许多学者,都主张以孔子为教主,设儒教、孔教、圣教。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康有为在广西桂林召开圣学会,诠释教主、圣经、信条,仪式四个方面。奉孔子为教主,以孔子所作六经为《圣经》,以“忠爱仁恕”为信条,以尊孔之典为宗教仪式,康氏是以孔教敦化民心,治国安邦。(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第792页,人民出版社,20085月版)。

当今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也重提儒教是宗教说。他认为隋唐时期儒、佛、道并称为“三教”,此后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支持下,儒教体系完成于宋代。它以中国封建论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任继俞主编《宗教词典》《儒教》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2月版)。

任继愈教授,曾担任过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图书馆馆长。19918月,任先生为林国平主编的《林兆恩与三一教》一书作序,阐明了宋以后“主要是三教融合取得成功,形成以儒教为中心,佛道为辅翼的三教合一体制。”(林国平主编《林兆恩与三一教·序》,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月版)。

孔子思想文化,不仅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19939月,全世界宗教领袖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宗教会议,会议通过《全球伦理宣言》,以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伦理原则。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

林兆恩先生所创立儒道释三教合一体系,践行三教的精华思想,而以孔子思想为主体的多元通和的文化模式,使三教水乳交融的和谐发展,这种多元通和格局给当今中国及世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了经验与智慧。